在這個關鍵的轉會窗口期,各大球隊都在積極尋求外援的補強,以增強球隊的整體實力。新疆隊一改常態(tài),一氣呵成地簽下了兩名年輕而又有實力的外援,為球隊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浙江隊也不甘示弱,官宣了與猛男哈雷爾的簽約,而遼寧隊則與經驗豐富的奧利弗達成了合作協(xié)議。
然而,與這些球隊的積極行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州隊。他們似乎走上了另一條路,不是追求最好的外援,而是選擇了被多支球隊遺棄的“報廢”外援。這無疑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決策。最近,廣州隊竟然裁掉了他們的得分王和搶斷王麥考爾,甚至還將沃倫送走。今天更是傳出了更令人震驚的消息,據(jù)趙探長報道,廣州龍獅已與前CBA外援賈馬爾·富蘭克林簽約。
富蘭克林曾是CBA的“三雙王”,在巔峰時期場均能夠貢獻35分、11個籃板和11次助攻的驚人數(shù)據(jù),效力過四支球隊,并在CBA打了九個賽季。然而,時光荏苒,富蘭克林的職業(yè)生涯已經走到了盡頭。兩年前,他遭遇重傷,被王驍輝撞傷后賽季報銷,休息了一年時間。此后,他先后在山西隊和上海隊效力,但狀態(tài)已經大不如前。如今,他已經是被視為一個只有三成功力的外援。
廣州隊此舉無疑引起了廣泛質疑。他們究竟為何要簽下這樣一個基本無法為球隊出戰(zhàn)比賽的外援呢?背后的原因可能與節(jié)省開支有關。富蘭克林所要求的薪水肯定遠遠低于市場價,這對于精打細算的廣州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。然而,這樣的操作不禁讓人擔憂,如果聯(lián)賽中的球隊都像廣州隊這樣擺爛,中國籃球的未來又在哪里呢?
CBA公司是否應該考慮出臺新的政策呢?比如聯(lián)賽的分成是否應該與球隊的名次掛鉤?是否應該實行末位淘汰制來激勵各隊積極備戰(zhàn)?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。畢竟,中國籃球的未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