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球星一言一行分量有多重,從這兩天發(fā)生的一件事就可見一斑。
作者:網(wǎng)站小編 發(fā)布時間:2025年01月30日 23:25
日前勇士隊球星庫里參加一檔節(jié)目時,稱“不認為人類曾經登上過月球”。這一個言論立即在網(wǎng)上躥紅,作為當今聯(lián)盟最炙手可熱的籃球明星,庫里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nba的范圍,有許多喜歡他的球迷就開始了激烈的討論,其中有不少人開始質疑當初人類登月的說法,還有球迷開始要求國家亮出當初登月相關的證據(jù)。
這件事持續(xù)發(fā)酵甚至驚動了nasa(美國航空航天局),為了推翻庫里的質疑言論,nasa已向庫里發(fā)送了邀請,希望勇士下一次做客火箭的比賽,庫里能夠來到位于休斯頓的約翰遜太空重心月球實驗室,用求證實的方式來讓庫里改口。庫里本人也轉發(fā)了nasa邀請自己參觀月球實驗室的消息,并且配上一個很酷的表情。
這件事讓筆者自然聯(lián)想到凱爾特人隊的全明星控衛(wèi)凱里·歐文,就在兩個月前,他為當初自己“地球是平的”那番言論公開道歉——去年,歐文曾公開表示自己認為地球是平的,同時還懷疑恐龍的存在。不過一年多以后,當被問到他當初那番“地球是平的”的言論,歐文笑著說道:“希望今天過后,我不會再回答類似的問題?!?
外界態(tài)度中,嘲笑庫里和歐文是“無知學渣”的有不少,但筆者卻不敢茍同。古語云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?!薄皩W起于思,思源于疑。”有所疑,才有所思,有所思,才有所得。筆者認為,雖然兩位nba球星質疑的,是世界上絕大多數(shù)人認定的“真相”,但他們并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論感到恥辱。因為質疑永遠都有兩個結果,一是被“真相”說服,二是揭露“真相”,其實都是不錯的結果。
何況他倆的質疑,并不能稱之為全然無知。拿“登月”來說,課本告訴我們,美國的航天員尼爾·阿姆斯特朗和巴茲·奧爾德林成功登上月球,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完成這一個創(chuàng)舉,阿姆斯特朗的那一句“個人的一小步,人類的一大步”更是家喻戶曉。
然而,近幾十年來對美國人阿波羅登月計劃真實性的質疑從來沒有間斷過,也提出了許多讓人疑惑不解的問題。
比較典型的問題如:
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風,但為何登月照片中的旗幟依然飄揚?
月球上沒有空氣雜質阻隔,但卻為何看不到星星?
人們在沙子上是猜不出深刻清晰的足印,除非沙子足夠濕潤,但月球表面那么干燥的環(huán)境下,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足印卻如此清晰?
月球上只有一個來自太陽的光源,有些宇航員卻擁有兩個影子?
高矮不同的宇航員,其投影卻差不多高,是不是有人工光源干預?
對美國登月真實性提出的具體問題,累加起來足有幾十上百條,這其中有些問題如今已經得到完滿的解釋,有些并沒有,有人還出了本書《我們從未登上月球》。
庫里的疑惑也是不少人的疑惑,而歐文當初的言論看似“無厘頭”,其實擁躉也不少。
據(jù)美國《紐約郵報》的報道,隨著推特、臉書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普及,近年來全球各地掀起了一股“現(xiàn)代地平說運動”。臉書上的一個“地平說”討論小組吸引了9萬多用戶關注,youtube上也出現(xiàn)了大量宣傳“地平說”的視頻。但宇航員從外太空拍攝的照片清清楚楚地顯示地球是個圓形星球,對于這點,地平論者又怎么解釋呢?美國的“國際地平說學會”干脆認定人類的航天事業(yè)就是一出騙局,并稱有“海量證據(jù)”顯示nasa等機構是徹頭徹尾的騙子,“對地球描繪的不斷變化”“月球影像中前后矛盾的照明”,都“證實”nasa主導的太空探索和登月等壯舉,都是為達到不可告人目的而捏造的謊言。
不管歐文現(xiàn)在是不是真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,還是說庫里會在參觀nasa后,對“登月”有新的認識,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。讓筆者感觸最深的,是nba球星們大到恐怖的影響力,以至于在自己專業(yè)領域之外發(fā)表言論,也能隨隨便便改變一大批粉絲的想法。
去年,一位美國的中學教師表示他的一些學生相信了歐文的“地平論”。這恐怕也是歐文后來公開道歉的原因之一,畢竟他即便自己相信,也不代表他有自信引導那些孩子去否定課本交給他們的知識?!爱敃r,我并沒有意識到這句話將會產生的后果?!睔W文說道,“我當時就覺得自己是一個陰謀論者。所以,我對這一切感到很抱歉,所有的科學老師,他們碰到我之后都會說:‘我必須重新教一遍我的課程?!艺娴暮鼙?,我道歉?!?
今年,國內某權威第三方社交大數(shù)據(jù)營銷公司發(fā)布最新報告《2018體育明星社交影響力探索》。報告顯示,現(xiàn)在的社交媒體平臺上有這樣一個現(xiàn)象:網(wǎng)紅在明星化,明星在kol化(關鍵意見領袖),體育明星亦是如此。所以nba球星如今真可謂“一言九鼎”,幾乎到了說什么話都必須思量再三的程度。而球隊也十分注重球員在公眾場合、社交平臺上的言論。
圖說:國內某機構統(tǒng)計的:2018年7月“體育明星社交影響力”top 20的運動員。
nba某東部球隊管理人士就曾表示,在新秀課堂上,球隊就會告訴球員使用社交媒體的行為準則。nba球員工會在賽季期間也不時舉行會議,社交媒體就是討論課題之一?!扒騿T要明白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樣,他們不能以暴制暴。我們在評估一名球員時,也會看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(xiàn),從而了解他的性格好壞,是否夠成熟,如何應對批評,會不會太沖動?!?
圖說:不久前,美國媒體對現(xiàn)役球星ins的粉絲數(shù)做了統(tǒng)計,并做出了一份排名前10的榜單,圖為球星粉絲數(shù)量和排名,庫里和歐文分列二、三。
退役nba球星卡隆·巴特勒也對此深有感觸,“在nba,每名職業(yè)球員都是個人品牌,是活動的廣告牌,大家都知道這一點。從你在網(wǎng)上發(fā)言的那一刻起,它就存在著,可以被轉發(fā),但無法徹底收回。我認為nba及相關組織在指導球員這方面做得非常好,經常舉辦課程會議告誡球員,要在公眾場合、社交媒體上謹慎發(fā)言,在現(xiàn)實生活里也要留意自己的言行,待人處事?!?
去年歐文的“地平說”,讓他一時間既成了“無知“的代言,也成了學生們“自然科學課”的“代班老師”。而如今庫里言行也是同樣效果,有人嘲笑挖苦,有人信以為真。
不禁讓人感嘆:做nba球員難,做nba明星球員,更難。
欄目主編:陳華
文字編輯:姚勤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