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休賽期,沈梓捷的轉會至北控男籃引起了廣泛關注,這支京城球隊因此獲得了與首鋼抗衡的資本。同時,他的深圳隊友薩林杰也加入了北控,二人一同構成了頂級內線組合。然而,盡管這兩位實力派球員的加盟,北控男籃卻并未展現(xiàn)出絕對的統(tǒng)治力。
在最近的比賽中,北控男籃遭遇了挫折,輸給了缺少趙睿的新疆隊。目前,他們的戰(zhàn)績僅為12勝9負,排名聯(lián)賽第10位,這顯然與北控管理層的期望相去甚遠。原本以為沈梓捷、薩林杰和鄒雨宸的強大內線陣容能夠給新疆隊帶來不小的壓力,但實際比賽中,只有鄒雨宸的表現(xiàn)稍微令人滿意。
薩林杰在比賽中9次投籃僅命中3次,得到9分和6個籃板。而沈梓捷的出場時間更是受限,僅打了9分鐘,4次投籃中有2次命中,僅得到4分和3個籃板。反觀新疆隊的勞森和李炎哲,兩人聯(lián)手搶下了19個籃板球。其中,李炎哲雖然得分不高,但他的11個籃板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沈梓捷的表現(xiàn)。
作為北控隊的頂薪球員,沈梓捷的表現(xiàn)確實有些令人失望。本賽季為北控出戰(zhàn)的21場比賽中,他在場均20.8分鐘的時間里僅能貢獻7.5分和5.4個籃板。作為一名防守型內線,沈梓捷在自主進攻能力上一直備受詬病,同時在籃板和護框方面也未能達到預期。
特別是近5場比賽,沈梓捷的得分均未達到兩位數,這無疑是北控目前陷入被動的一個主要原因。球迷們戲稱他為“大番薯”,似乎正逐漸走向李慕豪化的道路。據統(tǒng)計,近5場比賽中,沈梓捷在場均17.6分鐘的時間里僅得到4分和4.8個籃板,與特萊斯相比,盡管身高相差近30公分,但這樣的表現(xiàn)確實令人感到遺憾。
盡管孫桐林的離開為北控的內線帶來了競爭,但本賽季北控在內線位置上依然競爭激烈。薩林杰無疑是球隊的內線核心,而鄒雨宸的攻堅能力則使他在本土內線中獨樹一幟。沈梓捷則被視為“第三號內線”。在陳國豪偶爾能成為奇兵的情況下,如果沈梓捷不能加強自己的進攻侵略性,那么北控本賽季的征程恐怕將充滿挑戰(zhàn)。
沈梓捷的表現(xiàn)成為了北控能否打破瓶頸的關鍵X因素。如果主教練閔鹿蕾能夠成功解決沈梓捷融入球隊的問題,那么北控隊的上限或許能達至四強。但若不能有效利用沈梓捷的潛力,那么北控本賽季即使能夠進入季后賽,也可能只是首輪游,最多只能躋身8強。這無疑給北控管理層和球迷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期待。